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教育以甄别选拔人才为己任,是越俎代庖的错误

洣崽

  
         教育应该广阔包容、煦若春风,应当有化育万物、有教无类、静待花开的淡定亲和与恢宏,不要那么严酷、不要那么势利、不要那么急不可耐。
         社会自有其运行机制和规律。社会各界和各行各业自会海纳百川地包容接纳每一位步入成年走进社会的新人,也有足够的办法和方式在未来工作的实践情境中甄别选拔任用涌现出来的人才。
         当前的我国教育,于尚未成年的受教育阶段实行反复繁难高利害考试以甄别选拔人才,好比树苗还未长开、花蕾还没绽放或刚刚绽放,根据几次不靠谱的测量就断言树长多高、果实多大,不也太性急?不也太不靠谱?不确定未知因素还多得很,这种臆断能有多少科学性准确性?无休止高利害的反复深度考试测量,恰恰成为扰动幼苗、摧残花枝、伤害花蕾、致其不能正常成长的祸因。
         身处教育却热衷选拔,本质是越俎代庖的身份错位。身份错位越俎代庖、舍其长而就其短,如何能做好工作。没有实践的场地和情境,你只在书本知识框框内造作几张试卷,以区区几张试卷考试结果,就敢断言是人才不是人才,太主观和盲目了吧?
         教育错位越俎代庖,代替不了各行各业各单位自己对人才的甄别选拔,反而到头来把教育自身本份的活也搞砸。错位教育未能如愿地培育人才,反而大面积大范围严重地伤害人才。我国大中学毕业生体能和意志显著滑坡和退化,我国中学近视率达80%,高居世界首位,还有其它更多目前无法预测的潜在后果——国家教育是应当为此负责任的。现在,未受系统教育但吃苦耐劳的农民工供不应求,而大学毕业生却就业困难,这类现象是造作与夸大的个案、还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大量常见的客观事实?说明我国教育什么问题?
         教育要科学辩证地统合“成才与不成才”、“学与不学”、“基础与专业”、“实践教育与知识教育”这样几对矛盾——
         成才与不成才。每个人于绝大多数领域其实是平庸的或荒弃的,即“不成才”是社会普遍的常态。正因为于大多数领域荒废和舍弃,每个人便有可能于自己具有优势的个别方面异军突起、超越常人、成为人才。于绝大多数方面的不成才,造就了某方面的成才;反之,如果强人所难地于所有方面苛求每一个人,结果是每个人所有方面一无所成。孙子兵法说得好,“备前则后寡,备左则右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就是这个道理。
         学与不学。人生有涯,其学也无涯;其实,于多数方面我们是所学甚少和基本不学的,但正因为于多数方面的舍弃,才成就我们某个方面学有所长。学和不学不是矛盾转化、相辅相成的吗?如果学生有所不学,不是很正常吗?对于学生有所不学,我们的教育用得着那么耿耿于怀如骨鲠在喉而不能包容体谅淡然视之吗?人家或者此时不学、日后再学,此处不学、它处精进,不可以吗?我们的教育应当学习一点道家“无为”的超然豁达,无为而无不为,不要那么狭隘、那么急迫、那么势利。
         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小学为基础教育,大学及之后主要为专业教育。基础教育应当全面广泛、宽浅简易、着意基础,专业教育则更强调术有专攻、心无旁骛、高深精进。不应把成人后的专业要求塞到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繁难化繁琐化艰深化倾向是错误和有害的。中小学越是恪守基础教育本份,之后的专业教育发展才越有后劲。当下高考那么繁难,考生们经过一两年的系统复习和准备,而高考成绩每每科目成绩全省平均三五十分,这样的“指挥棒”,无疑严重戕害广大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把基础教育带进沟里。
         实践教育与知识教育。物质第一实践第一,意识第二知识第二,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基础教育中,理当实践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且应当以实践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主体、知识教育为辅助,实践教育应当为主食、知识教育为佐料,而我国当前教育完全颠倒——考试型知识教育无限膨胀,完全挤压了实践教育的基本空间;我国教育以片面知识型高利害考试裹挟全体亿万青少年,在书本知识应试的长期内卷恶拼中耗尽时间精力和青春,钻进知识教育应试牛角尖沉醉不知归处、迷失大千世界而不知;造成我国教育中实践成份的基本缺失,造成我国受教育者毕业之时普遍的孱弱、低能和精神缺钙。应当说,我国当前片面知识型应试教育,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立场。
         在学生成长自然分化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是正确的;但打着“因材施教”的名号而把基础教育引入片面知识型应试掐尖选拔和恶性竞争的火坑,则走入邪途,正如名言——“真理往前一小步变成谬误”。
         未来之计,应当淡化钝化教育的过度恶拼,摒弃教育的内卷和恶性竞争;应当无论贤愚、保底式地为每一位学龄国人提供中小学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成年工作后间歇式终身继续教育的机会和福利。幼儿园和小学形形色色各种入学考试应当禁止,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应当阶梯递进式地分别实行良好入围、优良入围和优秀入围及填报志愿基础上的电脑随机录取,摒弃目前所谓“择优录取”按考分从高到低的“掐尖”式招生做法、拆除“名校”掐尖招生的平台,钝化升学竞争,营造基本的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为拓展实践教育腾挪时空。
         我国中小学教育,应当回归基础、恪守本份、淡化甄别与选拔,建设丰富广阔、宽浅简易、宁静清凉、以实践生活为主知识教育为辅的基础教育新生态。
         6732023031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前苏联盛极而衰土崩瓦解的教训和今日美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症结……  
    2.   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国家和社会运作之本;从国家到单位、从顶层到基层创建普遍常态且名副其实民主政治生活  
    3.   美国为什么没有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4.   不能把楼盖歪了  
    5.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6.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7.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8.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9.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10.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11.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  
    12.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