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一者增加百姓手里的钱、二者扩大免费制的实施范围

洣崽

  
         比如,私有制下,红楼梦贾府大观园假定造价10个亿,这十个亿家产属于贾府,社会其他人士无法享有、欣赏;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国家建设10万个公园,每个公园平均造价5个亿,这些公园向全国所有人免费开放,则相当于每个人享有50万亿资产的权益。
         同样,以国家之力以优厚的价格购买全国和世界主要重大科技文化发明创造成果知识产权、网上发布、全民共享,则相当于我国国民堂堂正正尊严体面合法畅达地享有享用最新最广的文化艺术和科技资源,其权益以货币折算何止几万亿、几十万亿。
         免费制适合于资源近乎无限的、或可以共享而彼此不妨碍的领域。比如一部电影,既可以供几百个人观看,也可以供几亿人观看;一个公园,既可以门可罗雀,也可以游人如织。这种类型的资源或服务,其成本不因更多人享用而显著增加。
         在资源有限、资源消耗型和排他性消费领域,则实行有价消费是实事求是和正确的。比如,一份早餐,这个人吃了那个人就没有;宾馆某个时段的客房,你入住了他就没有。这种类型的商品或服务,其成本与享用人数及其消费有巨大差异。因此,在餐饮、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中,付费消费是合理的。
         货币和市场经济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在生产力落后、在公有制还极不发育的情况下,借重货币和市场经济的方式,也一定程度地实现了权益共享、彼此互利。比如,你家的园子依然是你家的园子,但你家的园子对外营业服务,人家以有限的费用在一定的时空享用了你家园子的权益;又比如,只要手上稍有几个闲钱,咱就可以满全国、满世界旅行,而全国全世界人民待我如亲人。货币和市场的意义是很伟大的。
         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财力总是很有限,不足以支付我们所需要所向往所心仪的即使合情合理的消费需求。
         在现实社会生产力所许可、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各取所需”,是人类梦寐已久的理想。货币和市场经济是助力我们实现这一理想的金桥。
         百姓手里钱越丰厚,则“各取所需”的实现越真切、越有力、越兑现;免费制是特定领域(不是所有领域)实现“各取所需”合适的彻底形式。一方面遵循和运用经济规律以金融手段(比如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努力增加百姓手里的钱,二方面努力扩大免费制的实施范围,就是推动“各取所需”时代的到来,就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世界共产主义的实现。
         673202304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遥想当年延安整风运动  
    2.   话说“不劳而获”  
    3.   对调整武汉大学党委书记的述评  
    4.   东方红太阳升,风景这边独好  
    5.   不婚思想,糊涂!  
    6.   建设民主,实行群众批评和党政监督火力交叉,构建国家和社会的免疫系统  
            更多冷帖————
    1.   话说“不劳而获”  
    2.   遥想当年延安整风运动  
    3.   对调整武汉大学党委书记的述评  
    4.   东方红太阳升,风景这边独好  
    5.   建设民主,实行群众批评和党政监督火力交叉,构建国家和社会的免疫系统  
    6.   不婚思想,糊涂!  
            其它更多帖————
    1.   以教育券方式将教育经费发到国家每一位学龄公民的手中  
    2.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投入体制  
    3.   政府管教育,不该做的伸手老长  
    4.   国家教育经费直接打入学生账号冲抵学费,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  
    5.   高考改革的另类思路  
    6.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三)  
    7.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二)  
    8.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一)  
    9.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10.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  
    11.   教育和高考问题已经上升为制约我国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主要矛盾  
    12.   取来错误的酵母,酿不出合格的酒——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