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这样的“评选”,有问题

洣崽

  
         年复一年,收到“关于开展20**年全省基础教育创新实践与研究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有心参加;但这样的“评选”,有问题。
         评选目的,应该鼓励广泛参与、鼓励创新创造吧?应该从群众从工作实践第一线沙里淘金真正遴选出有价值的思想成果以推而广之指导实践吧?那么,就应该不拘一格、就应该大众化、就应该方便简洁,就应当鼓励参与、而不是重重设限。设置那么多条条杠杠、圈那么死干什么,除了禁锢思想和言论、妨碍学术,有什么好处?按照这样的要求,大概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式的原创成果也是不合要求的吧?即使爱因斯坦相对论式的研究成果也要被淘汰的吧?党中央倡导解放思想和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这些杠杠和圈圈的做法与中央精神相反,实际上把群众阻于参与之外。
         实践是检验的标准。这种“评选”模式运行多年,可曾评选出几篇或哪怕一篇在社会上在教育行业众所周知脍炙人口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作品?除了鼓励八股式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学术垃圾,能“评选”出什么来?思想文化是实践的先导;教育思想贫乏,我国教育改革高考改革几十年陷于困顿和泥潭,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样的“评选”,不利于做好工作、服务教育,反倒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敷衍塞责的缺点。
         评选工作非常重要,具有文化方向的引领作用,并且环环相扣,进而关乎社会的公平、关乎人才的选拔和事业的兴衰。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们的工作、尤其像创新创造优秀成果评选这样的工作,要与时俱进。与时代进步相比,现在的评选方式落后了,太迟缓、低效、狭隘,欠透明、欠互动、不利学习与推广,自娱自乐则已,不足以担当推进事业的大任;与其延续过去的成果评选老套路,不如创生新的方式——
         依托既有的教育网站,创设论坛式开放的教育成果发表平台,全年全天候地鼓励全体教育从业人员畅所欲言、发布和交流成果,鼓励批评和反批评、鼓励质疑和诘难、鼓励互相砥砺和学习,通过这样一个跨越时空的平台,或能真正激励、培育、发现、遴选、传播我省的思想教育文化创新创造的成果,推动教育和各项事业。
         党是领导一切的。希望有党组织向上级转达一个普通教师群众对于这个“评选”的批评,以利上级机关改进工作。
         6732023041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更多冷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美国为什么没有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2.   不能把楼盖歪了  
    3.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4.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5.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6.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7.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8.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9.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  
    10.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一)  
    11.   有一个猜想:美国金融制度有问题、有大问题  
    12.   降税减费降准等,多少有些作用,但远不是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