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毛泽东的一段乞丐式穷游经历,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示?

洣崽

  
         鲜为人知:毛泽东的一段乞丐生活
         2008年03月07日        10:12梅州日报
         萧瑜(萧子升)
        
         1917年,我在楚怡中学任教,毛泽东仍在第一师范读书,常来找我聊天。
         “假期怎么过?”毛泽东问道,“你有什么打算呢?”
         “我有一个新计划,决定做一段时间的乞丐。身上一个钱也不带,去作长途旅游,吃、住问题,打算用乞讨的方式来解决。”
         毛泽东很是激动,“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他问道。
         “当然可以。”
         一天清晨,我们就踏上了通往宁乡县城的道路。我们边走边谈,过了漫长一段时间,我们感到很饿。
         毛泽东说,“我们开始行乞吧,我已经饿得要命了。”        毛泽东问路旁小食店的女人,“你知道附近有读书人家吗?”她说:“在小店后面住着一位姓刘的老绅士。”
         “润之,”我嚷道,“刘先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了!”我们走到一座堂皇的住宅前,敲门。刘翰林终于走出来了。他年约70岁,他带着惊奇的眼光注视着我们。当他明白我们的来意后,过了一会儿,他爽快地给了我们一个红纸包。我们向他告别之后,打开纸包,一下子富了起来,纸包里有40枚铜板。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小食店,不一会儿就饱餐了一顿,每人只花了4枚铜板。
         后来,我们沿路乞讨,农舍相隔二三里,讨到的只是些冷饭冷菜,半饥半饱的。我们深深感到,讨饭与在饭馆里吃饭是何等的不同!
         我们来到了沩山,找到一户人家,一对和善的老夫妇给了我们足够的饭菜。老人对我们说:“你们两个小伙子看上去决非乞丐,可为什么以乞讨为生呢?”
         “我们家境不好。”        毛泽东答道,“但我们想旅行,因此惟一的办法便是一路乞讨。”
         他说:“当叫化子没什么不好,叫化子总比强盗好得多!”
         “叫花子是最诚实的人,”我辩解道,“甚至比做官的都要诚实得多。”
         我们走了好几天才到达安化县城。由于饥一顿,饱一顿,我们很饿。一天清晨,我们身无分文走进一家茶馆,叫了茶和早点。吃过之后,我们商量如何去付款。我建议毛泽东留在那里记日记,我则到街上看看有什么法子。
         花了一个半钟头的时间,我只讨到21文钱。最后我们想出一个办法,用讨来的钱买些纸,然后写些对联,送给店主,这是一种知识分子的乞讨方式。
         在头一家店铺里,店主看了对联后,面带笑容地递给我4个铜板。我如法炮制,返回茶馆付了款。
         离开安化之后,我们到了益阳县城。我突然发现墙上贴着县长告示,我认识县长。我们俩决定去看看他。
         我和毛泽东找到了那个威严的衙门,向门房递上名片,并把毛泽东的名字写在上面,请求通报。门房仗势欺人,见我们是叫化子,硬是不愿进去通报,还粗暴地撵我们走。
         终于有一位长者进去为我们通报了县长。县长张康峰先生吃惊地问道:“肖先生,出了什么事?你们哪里来?”
         “我们从长沙来。”我把我们的想法与经历告诉了他,张县长款待了我们。3天后,告别时,张县长又送给我们4块钱以备急用。
         四五天之后,我们的行程结束,回长沙去了。  
         摘自《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造成教育种种病症,除教育部,还有谁该打屁股?  
    2.   知识产权领域最适合、最应该、最能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创设公民教育权利的“保底”制度  
    4.   每个人貌似无辜,其实每个人恰是因缘  
    5.   “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来了”述评——  
    6.   不实行货币福利,主要矛盾未改善,终归不解决乡村问题  
    7.   践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  
    8.   拨云见日,对中国教育的前景展望  
    9.   真实而不虚伪地践行群众路线  
    10.   应当从全国范围广泛征集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方案  
    11.   化整为零、多路同行、高低并举、灵活机动,“红旗河”目标可以期待  
    12.   用北斗星座而不是电线杆作为大海航行的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