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中国大学生多了”吗?

洣崽

  
         在自然和常态下,尤其在今天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过剩时代,受教育应该是我国每位国民理当享有的基本权益。大学不应该仅仅是就业及获取较高收入优厚待遇的通行证或敲门砖;当教育实际上沦为高利害就业通行证和敲门砖的时候,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扭曲、异变,呈现病态,失去其淡定、从容、本真和大气,不再成其为教育了。
         当教育回归自然和常态、当教育成为每位国民提升发展自己的不可剥夺的权益,顺理成章,则我国每位国民将享有从中小学、大学、到成年工作后间隔式终身继续教育的机会,那时,我国十五亿人,将有十五亿人陆续先后地享有大学教育、成人后继续教育(相当于当下的硕博教育)。那时候,目光所及        ,除了中小学生及更小的孩童,满街都是大学生及更高学历的人们,即便如此,大学生也不为多。
         至于就业。试图通过教育来舒缓、稀释、推延就业困难的用心,可以理解;但就业问题根本上还是必须通过国家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带薪轮休、有限岗位众人共享——来实现。
         用升斗水缸,河塘的水也装不下;以大海容纳,百川归海都不为多。认为“大学生多了”,是基于目前不尽合理社会制度下的狭隘就业考量;当改进社会制度、当实行普遍就业,今后每一个成年国人都会是大学生及更高学历,那时大学生也不为多。
         有朋友对美国大学入学率高毕业率低津津乐道;入学率高毕业率低也不是一种好的制度设计。为什么用毕业关口拿捏为难学生?社会实践才是真正的考场,这种毕业关口的为难拿捏,很虚伪、极不科学、多此一举。
         中国今后的大学教育,就应该普遍入学、普遍毕业;至于学生学得怎样、学多少、怎么学,是学生自己把握的事情,无需学校越俎代庖、无需学校以种种手段要挟强迫,学校要有一点“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恬淡和超然。
         教育要学习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智慧——全体动员,全民投入战争,自然涌现各行各业的英雄;生产过剩时代实行全民教育,自然更有机会化育各行各业的英才。与之相反是实行“精英教育”,通过恶性竞争选拔出少量所谓精英苗子进行教育、而把绝大多数排斥于教育之外,自损根基、基础单薄,最后得到的各行各业卓越人才肯定就更寥寥无几。
         我国今后教育,应当停止教育内卷,把教育重心从“选拔人才”调整到推进全民教育上来,无论贤愚地为每位国民提供从中小学到大学、到成年就业后终身教育——这样全程通畅的教育机会,而不是处处设置门槛和障碍。
         教育,除了受教育人数的量的问题,更有一个教育的“质”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片面于知识、片面于考试,基本排斥生活体验、社会实践、劳动技能教育,是一种病态、不合格的教育。
         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一则应当补齐劳动实践教育短板、让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两翼齐飞,二则应当摒弃过分选拔、实行全民普遍教育。
         673202305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苏联解体而我国能巍然屹立,是不是文革的红利?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全国性基础性重大平台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  
            更多冷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5.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6.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其它更多帖————
    1.   政府管教育,不该做的伸手老长  
    2.   国家教育经费直接打入学生账号冲抵学费,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  
    3.   高考改革的另类思路  
    4.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三)  
    5.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二)  
    6.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一)  
    7.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8.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  
    9.   教育和高考问题已经上升为制约我国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主要矛盾  
    10.   取来错误的酵母,酿不出合格的酒——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堪忧  
    11.   “新高考”闪着诡异的光…  
    12.   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