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片面鼓吹的批判及群友答问

洣崽

  
         咱发了个帖子——
         “影视剧中【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台词广为泛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很落后的观念。真正的革命军人不是像机器一样,而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富有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军队、从小到大越战越强、最终夺取政权,本质区别也在这里。”
        
         有朋友答,“这话说的,要颠覆吗?”
         答,这叫颠覆吗?是回归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阁下糊涂了。
         朋友:“没有一个部队可以接受不服从命令的人。”“一点常识都没有。”
         答,误读哦,咱主张“无组织无纪律”了?咱主张“不服从命令”了?咱只是把那些片面强调服从命令而无视革命军人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政治觉悟的人们的潜台词以及自私用心揭露出来。
         建立在团队成员高度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建立在尊重和维护团队成员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基础上的服从,才是更高级别更高质量的服从;无视基层声音与诉求、片面强调和贯彻上级主观意志的服从,是劣质的低水平服从,往往给事业带来损失和灾难。咱对“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片面鼓吹的批判,不是主张不服从领导,而是主张建设和服从于高水平高质量科学正确的领导。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之语盛行于国民党旧军队,此语在红军以及此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及解放军等人民军队中并不流行;人民军队中说得更多的是“党指挥枪”,而党,“支部建在连上”,党支部团结全体战士,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尊重和激励发挥基层每个战士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是人民军队和国民党旧军队的区别。
         片面“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反映国民党军事理论,“党指挥枪”才是我人民军队的建军思想。不要搞错哦!
         另一朋友:“军人就是服从”,“令行禁止”。
         答,阁下所言,没有超越国民党旧军队的军事理论。不要把老的落后的低级的当宝。
         鼓吹“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客观上淡化模糊和悄然替换“党指挥枪”的原则,是反动倒退和危险的。
         6732023050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2.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3.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4.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5.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6.   闲聊民主生活的广度、深度和质量  
            更多冷帖————
    1.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2.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3.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4.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2.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3.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4.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5.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6.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7.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8.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9.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  
    10.   “毕节四兄妹”事件发生的经济根源  
    11.   “扶贫”“精准扶贫”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佳策略  
    12.   从潜在生产力说起;以货币福利方式将潜在生产力外显出来造福社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