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高考改革的另类思路

洣崽

  
         思路一,简易高考加军训选拔。
         高考仍然继续,但是题目简易,只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简易到什么程度呢?跟当今高中会考的难度相似。不要怕部分学生得满分;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控制在百分制的70—90分之间,让学生总体上觉得容易;即使这种低难度的考试,得满分的也只是极少数,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及格的,因此在低分段和普通分数段区分度是很好的。但是高分段的人数分布肯定比较密集,没法为名校招生提供足够区分度。
         在此基础上,选择成绩居前的占考生总数约3%~5%的成绩优胜者由国家出资参加两三个月左右的军训。通过军训成绩优劣来确定名校的录取。未获得军训参训资格的考生,不能角逐前若干名校的录取,但直接进入一般普通高校的招生。
         精心安排军训科目及程序,设计一些项目给学生评分:纪律、出操、射击、军体拳、引体向上、俯卧撑、越野、游泳、障碍跑、负重挑担、爬杆、内务整理……特别着意选用评分标准比较客观的项目,比如,俯卧撑次数、游泳的距离与用时、射击的环数、负重中远距离越野用时等项目,其客观性明确性较好;军体拳的质量优劣评比可能人为因素较大,因此,宁可多采用前者慎用后者。还可以加入一些非军事性的自行车拆装、日光灯门锁水龙头维修、厨艺等等实践性动手性劳动型项目。操作考试时戴上面具只写编号并拍摄视频,预先设定得分标准,评委通过观看视频来评判优劣给出分数……。通过这类方式,总有办法把学生分出高低来的。
         这样,经过如此军训的学生,他们在体质、意志、能力、思想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名校录取的学生将会既是学业优秀的又是能力全面的、文武皆备、真正高素质的;有利于部队近水楼台先得月把最优秀的生源培养并录取到军校,从而有利于我国国防事业;军训经历写入学生终身档案,作为国家今后录用人才的重要参考;未获得军训参训资格的学生及参加军训未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待名校录取完毕后,接受普通高校的录取。如此大量的成绩优秀学生参加这样长时间的严格军训,再加之这种做法对社会的引领和导向,将对提高民族素质、提振民族气概和实现民族振兴大有意义。家长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名校,他会鼓励孩子考出好成绩,但对课业的逼迫不会像以前那样急迫苛刻了;由于军训选拔的指挥棒导向作用,学生自己会有意造就好的体魄,家长或许还会请家教指导孩子习练军体拳、学会游泳、拆装自行车、练吃苦、练耐力、练体能、练意志、把皮鞋擦得铮亮、把被子叠得四方了。那好嘛。高校招生指挥棒就发挥了积极而非消极、有益而非有害的作用了!由于高考不再繁难,中小学教育回归到自然、平和、人性、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
         残疾学生怎么办。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又身体残疾的考生毕竟人数极少,可以另设专案对待:责成每所名校留出若干名额,专门用于残疾考生,以体现国家对身残志坚成绩优秀生的关爱与特别呵护;当然,需要严格把关。
         在各行各业各领域中,相对而言,部队是最为纪律严明风清气正的部门。只要有国家的高度关注,有周密细致的组织设计,部队定然能够胜任这一艰巨重大的任务。以海南为例,海南年参加高考考生约为5万;3%就是1500人,5%就是2500人。而海南军训场所容纳几千人同时军训是做得到的。
         由于生活的安逸、物质生活的富足,人类普遍性地出现了体格退化及意志精神弱化的趋势,尤其我们国家青少年状况堪忧;有人说,未来世界将是退化较慢的民族最终胜出。简易高考加军训选拔的方式,能有效遏止我国青少年体质和精神的迅速退化与弱化。简易高考加军训选拔的上述高考改革构想,继承了当今高考的公平公正的传统,也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当今应试教育的严重弊端。
        
         思路二,简单高考加电脑随机录取,钝化淡化高考竞争。
         我国当前的高考,实质上是一场无形的“社会踩踏事件”。2005年成都家乐福超市限时限量有奖促销,结果引发踩踏事件;后来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坚决禁止限时限量抢购促销活动。”应当肯定政府亡羊补牢的后续措施。百姓对利益和地位的追逐是客观的现实;当这种追逐过度激烈、引发明显负面影响时,政府的做法应当是予以恰当的化解和冲淡,而不是激化、加强、推波助澜与火上浇油。
         同理,我国浓厚的望子成龙传统风气、名校招生数额的有限、社会对名校的过分推崇与炒作,使高考竞争、尤其是名校入学竞争白热化,其负面影响远甚于踩踏事件的有形伤害。在激烈竞争的强大磁场下,中国教育被扭曲、陷入应试的泥沼,偏离教育发展的正常方向;学生的身心不是得到发展,而是被严重压抑和伤害,虚耗了大好的青春、宝贵的时间;使国家空耗了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以为借高考囊尽了四海英才、以为通过“掐尖”捡到了现成的桃子,得到的很可能不是生机蓬勃可造之材,而是已被高考热几乎烧焦的木炭。清华北大其实也是高考恶性竞争的受害者。这一切,让中国教育大打折扣。
         面对社会在教育领域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我政府本应予以适当的抑制与淡化,却反而采取了鼓吹、挑动与促进的方式,使事情越演越烈。在这一切过程中,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事实上是应试竞争的主持者、推动者;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反思指导思想的错误和角色定位的错误。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是时代的趋势,不应当再人为设置复杂的障碍和过高的高校门槛阻挡这一历史进程。高考的“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定位越来越不合乎事实。未来的用人单位自然会进行选拔,不用教育部门、不用学校过早地越俎代庖。教育以“选拔”为己任,其实是自作多情又不能胜任的越位之举。
         现在高考的本质,也就是为高校招录生源而已。高校的门槛应当降低,凡具备基本智力水平、基本学习能力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应当顺畅地获得进入普通高校的资格。即,高考应当由繁难选拔性考试渐变为简易的过关性考试。至于众人趋之若鹜的、报读人数大于招生名额的全国名牌重点大学的招生,人民网“数学”网友提出了“高考加抽签”的思想,采取简单高考过关和电脑随机录取方式,足以钝化和冲淡激烈的高考竞争,为亿万孩子的身心健康及个性发展腾出空间。
         高考电脑随机录取的做法:国家设置专门的网站和高性能高可靠服务器;国家授权和委托权威性科研机构编写专门的随机录取软件(比如交由解放军科研机构负责),交国家公证机关验证核定、并且封装封闭运行;在电脑高考录取的关键时段,由政府部门主持、监督并负责,国家公证机关现场公证,电视、网络等媒体现场直播,众目睽睽、举国关注——这一切,使作弊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能够保证选取过程的公正透明、可信可靠、快捷高效。
         当前的人工阅卷、人工录取,都能做到比较公平公正、为群众所认可,那么,借助于电脑及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可以将作弊的空间进一步压缩。我们可以像信任银行存款电子账户那样,没有理由不信任这种电脑随机录取结果的公正公平性。
         通过这样简约的方式,可以让高考和中国教育脱去炽热,回归自然平和的常态。
         6732017033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知识界应当率先破除奴性和迷信  
    2.   做人如大树  
    3.   养老金问题值得探讨  
    4.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摒弃“党八股”  
    5.   建设各级各地各单位微信群式基层民主,打造我国遥遥领先的先进性  
    6.   破除“专家”“权威”迷信,回归“实践检验”标准  
    7.   社会主义者应当大气磅礴包容团结,当前办合作社办食堂不可取  
    8.   教育发展方向和社会根本出路  
    9.   “躺着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钱花”,是社会发展方向和大势所趋  
    10.   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  
    11.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12.   应该是新媳妇怕公婆,而不是公婆怕新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