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教育领域是否应该、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践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

洣崽

  
         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五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科学配置资源、尊重发挥基层单位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高效组织方式,社会主义是维护和支持市场经济可持续运行的有力保障。我国几十年来进步很大,就得益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相得益彰成功实践。但做得还不十分到位,突出表现在,该坚守社会主义公有原则时又错误地迎合私有化,该兑现社会主义诺言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该以货币福利回馈群众时,又浅近小气蛮横地垄断财富拒绝分享;还表现在,该尊重基层个体自主地位发挥市场经济活力时,主观妄为的行政咸手又到处乱伸,巧立名目通过种种潜规则以权谋私、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种种不当作为,以教育领域最突出。较好的理想的教育发展模式,应当是政府尽可能无为而治,只是审查核准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资格、办学方向、办学方针、办学内容等宏观问题即可,让学校自主自治、自求发展、万马奔腾;错误的办学路线是,政府伸手太长,把学校象木偶一样捏在手里,学校几乎没有人事权财务权决策权,学校像石磨像砖头,推一下动一下。
         最集中体现在教育经费上。迄今,教育领域沿袭着计划经济模式;教育经费没有少花,但效益极低、损耗极大。2018年教育经费共46135亿(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36990亿)。全国学生(包括幼儿园)总数约2.5亿,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近1.5万元,但最终到达基层学校能直接开支的,根据我一线的调查了解,初中生均约800元,高中生均约1000元,财权被政府管理当局严重和高度垄断,潜规则暗行、宝贵教育经费被巧立名目低效开支暗箱输送,学校如何发展起来。这种做法,是对市场经济的严重违背。
         教育领域如何践行市场经济?
         除偏远困难、不成规模的基础义务教育学校应当被继续倾斜特别关注另做安排外,各学校应当自主自立、靠优质个性化教育服务求生存求发展;国家教育经费应当不再下拨学校,而是把生均教育经费打入每个学生教育专用帐号,但不能直接兑现,当其到国家认可的学校报名就读时充抵学费,以体现和尊重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服务的选择权。各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优质和廉价教育服务招睐生源——这才是教育领域的市场经济。
         6732019071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2.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3.   主张从银行贷款“借而不还”  
    4.   “危矣哉!”  
    5.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6.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更多冷帖————
    1.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2.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3.   “危矣哉!”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老想着裁人减员降成本,是资本家管理思想  
    6.   主张从银行贷款“借而不还”  
            其它更多帖————
    1.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2.   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终身教育——说长道短话教育  
    3.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4.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5.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6.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7.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8.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9.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10.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11.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12.   高校“种田”课程的实践教育探索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