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素质教育” 不是当前我国精准对症的教育思想

洣崽

  
         “素质教育”观念提出几十年,对于诊断片面知识教育有一定意义。但素质教育含义宽泛,文化素质、艺术素质、体能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劳动素质……无不尽包;正因为其宽泛,所以空泛含糊,并且缺乏解决问题明确具体的指向性,这一观念,不能给教育实践以应有的指导。从“素质教育”观念出发,无以从根本上诊断和医治我国教育客观存在的严重痼疾:天天把学生困在教室里上课、考试,这是提高文化素质;弄一点唱歌跳舞书画,就是重视艺术素质;把学生圈在校园里教室里日久天长,学生乖巧不多事,更是有礼貌、高素质!——这种没有棱角、缺少斗争锋芒、缺少明确指向、糊稀泥式的教育观念,无法胜任对于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引领。
         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总是为解决问题而生,问题就是矛盾、就是病症。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应时而生,就是为着解决我国教育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遭遇到问题,患上了重病。什么重病?教育原本应该是丰富广阔、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动静穿插、知识理论与实践体验结合的,这样的多元教育在我国异化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继续窄化为课堂知识教育;课堂知识教育进一步扭曲为分数应试教育……步步深入,层层砍删,跌入坑底,最后基本上只剩下课本、试卷、分数、文凭;毕业之际,心里不是本领在手成竹在胸的自信、不是充满力量跃跃欲试的冲动和豪情,而是满心的疲惫、空虚、茫然、无能、无助、无奈、失败感和手足无措……从丰富多彩的多元教育跌落删减为贫乏单调面目可憎的应试教育,如同晚宴上的盛装美妇,穿越变为非洲村落衣不蔽体、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疾病缠身的老妇。
         追根溯源一言以蔽之,我国教育缺失了实践教育。今后必须对症施治地增加、拓展和加强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地位应当与知识理论教育并驾齐驱、并且应当以实践教育为主体。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实践第一,过分强化知识、无视实践,事实上走上了非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错误路线。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有机结合、强调实践教育、将实践教育置于知识教育之上——这样的“实践教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回归,直指当前我国知识教育畸形片面膨胀、实践教育缺失的症结;只有通过增进实践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全面协调、个性鲜明地发展我国青少年各方各面的“素质”。
         按上述“实践教育”思想,当前我国过于炽热膨胀的知识教育应当节制,高考和其它文化考试应当走向透明化简易化大众化基础性通识性、走出繁难高考折腾学生的误区,过长的中小学学制应当压缩和优化、应当实行中小学十年学制,全日制上课应当改为半天上课半天活动,应当在中学之后大学之前插入为期两年的学徒式实践教育和自我研修的时段,为实践教育腾出时间空间。实践教育内容丰富,既包括较低级别的玩耍、游戏、活动,也包括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劳动体验、锻炼、交流、交往、表达、艺术活动,更包括较高阶段的才能技艺造就、劳动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能止步于实践教育的自生自长,应当展开对实践教育的探索,以利于节省和高效率地实施实践教育,拓展我国教育新天地。让我国教育走出学校教育、知识教育、应试教育的狭隘,回归广阔的天空大地。
         “素质教育”应当谢幕;“实践教育”思想要担负起引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春蚕破茧为蝶,春笋落箨成竹;摒弃华而不实的“素质教育”“理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选用称手合用的“实践教育”思想,把我国教育改革、高考改革推向前进。
         67320170311


此帖获赞: 1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2.   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终身教育——说长道短话教育  
    3.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4.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5.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6.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7.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8.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9.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10.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11.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12.   高校“种田”课程的实践教育探索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