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诗和远方”与衣食就业

洣崽

  
         人生社会,要诗和远方,也要衣食就业。就业衣食是根基,“诗和远方”则把人引向高远、让人生美好。一味“诗和远方”会饿肚子,一味衣食则不免让人局促狭隘、愚陋闭塞、打不开格局和眼界;本质上,两者并非绝对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有愤激猛人朋友断言,“(大学)不以就业为目的,就是耍流氓”。这个批评有问题。就业问题不是大学所能承担,甚至不是教育能承担。
         在终极一生的教育中,固然应该加强劳动职业技能的培养,甚至国家应当整体筹划,于人生某阶段某几年重点和主要地进行劳动本领职业技能的培养,比如,把中小学学制12年调整为10年,腾出两年时间,在中学大学之间插入两年实践教育期,让每个学生通过师徒方式初步习得一两门职业技能;但造就职业技能确实不是大学的长项、不是大学所能胜任。
         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主要不是由大学担当、甚至主要不是由教育来解决,而应当由国家担起责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显著过剩的当下,由国家通过缩减法定周工作日和日工作时,实行有限岗位多人共享、带薪轮休、过饱和冗余就业,最终实现普遍就业——来解决。
         倘若完全以功利就业为目的,缺乏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毕业于这样的大学、受这样的教育之后,受教育者如同漂泊茫茫大海中、没有指南针没有导航、并且浓云密布不见星光——情境下的一叶可怜孤舟。
         应当把对生活劳动本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纳入教育全流程整体设计中,如前所述的于中学大学之间插入两年“实践教育”期,腾出专门时间段,让学生初步走入社会和习练本领技能;但倘若把就业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和终极目的,则不但站位太low,也是大学不擅长和无法胜任的。除上述两年实践教育期,其它教育段,如小学、中学、大学及终身继续教育,还是应以“诗与远方”这样知识、文化、艺术、闲适、理想主义为主要内容更合适,既培养国民劳动就业能力,又为其插上人文精神的翅膀。
         67320250628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129.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1130.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1131.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1132.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1133.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1134.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更多冷帖————
    1.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2.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3.   厉行分钱发钱,改压榨掠夺为普降甘霖  
    4.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5.   财政收紧是不懂经济、不懂政治的屎主意  
    6.   我国社会经济堵在央行“只进不出”聚敛性金融错误政策  
            其它更多帖————
    1.   每位公民应当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2.   大学定位——人生和社会的“精神驿站”或“凉亭”  
    3.   对复旦博士遭解聘刺杀书记的述评  
    4.   高考太高烧  
    5.   为什么我国高考改革三十年而长期不得要领?  
    6.   “躺平”现象的共鸣和蔓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羞耻、反映社会的病态  
    7.   对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强劳动教育意见的意见  
    8.   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应该什么样子?  
    9.   简论实践教育  
    10.   我国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应当学习牧童放牛的智慧  
    11.   实行“党的领导”,必须践行基层民主  
    12.   话说“反对教育产业化”、“教育去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