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转载人民网“数学”网友奇文——义务教育加上科举就有可能对中华文化造成毁灭性打击

洣崽

  
         中国古代有科举制度,但是,中国古代没有义务教育制度。这就导致古代的中国人民中,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而只有不是文盲的书生,才努力争取考个好成绩。
         而到了现代,义务教育制度在大多数不那么贫困的地区已成现实。如果这个高考制度就相当于当年的科举制度,则本贴子要给出一个猜想,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许多文化因素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我的理由是,当年的科举制度,把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给害了,无论考上的还是没有考上的,统统都给害了,主要的害法,就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花在了考试要考的科目上面了。科举考试的最后产品,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因为当年的读书人只是少数,所以科举制度害的也只是少数人。
         而现在义务教育了,则所有的人统统都是书生,大家都识字了肯定是好事。但是再加上高考制度,那就把几乎所有的人都给害了,这将导致,或者可能已经导致了,中华文化中的许多文化因素都绝种了。
         如果以为一个社会的文化因素只是存在于文字之中,只是存在于识字的人中间,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中华文化的许多因素都是存在于民间的不识字的人们中间的。
         也就是说,在古代,识字的人都大多数傻乎乎地把时间浪费在科举考试上面了。而不识字的人们干什么呢?他们还是有许多文化因素的。
         比如说每年过节舞龙灯吧,那就是一个文化因素,这里面包括了龙灯的制作工艺,属于美术,艺术,还有舞的技巧,要有多人的排列和训练。所有这些制作和改进龙灯制作的人,舞龙灯的人,他们都掌握有中华文化的这个舞龙灯艺术,这就是一个文化因素。而在以前,这个因素是怎样流传的呢?是上一辈的人教下一辈的人这么教出来的,其实是上一辈的文盲教下一辈的文盲。当然不可能去教书生,因为书生要去赶考。但是,因为当时的文盲大把,所以不愁找不到被教的学生,这个文化因素就代代相传了下来。
         但是,到了现在,所有的人都是书生了,义务教育了嘛。这样上一代掌握舞龙灯艺术的人,就找不到徒弟了。因此这个文化因素就有绝种的危险。
         再讲一件事情,小朋友小时候有丢沙包的游戏,这就是一个文化因素。首先缝制沙包那是一种艺术品制作技术,而且是百花齐放的,所有的人制作的沙包都有它的特点。然后就是丢沙包的各种技巧,这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个小小的文化因素。但是,现在的城市小朋友,基本上不会缝沙包和丢沙包了,为什么?一是新鲜的洋玩具的涌入,另一是,所有的男孩女孩,都要上学,复习功课,准备考试。
         再说烹调吧,我想起了我的大姨,她从小没有上过学,但是解放后扫盲了她能够读书看报,当然,无须考试。她能够制作几百种精美的食物,从主食到副食,都会制作。还包括大量的咸菜泡菜的腌制办法。谁教她的呢?是我的外婆教她的。但是现在我的大姨已经死了,在她脑子里的所有那些制作各种菜的程序,还加上各种制作鞋子,袜子,衣服(我的许多衣服是她缝制的),所有这些技术,统统都已经给她带进坟墓里了。
         还有许多小的工艺品,小的制作技术,还有一些民歌小调,小的乐器,都属于文化因素。能够给它们申请文化遗产吗?但是这些文化因素实在太小了啊!不是象长城那么巨大的东西。如果把整个文化体系比做一个人体,则所有这些文化因素都只不过是一根根毛细血管而已。一个人损失掉极小一根毛细血管,那算得了什么啊?但是全身的毛细血管统统被破坏,这个人也就完蛋了。但是我们的文化上的毛细血管,正在被现代化所摧毁。
         文人们总以为文化就存在于四书五经之中,存在于论语之中,好象成千上万的小工艺小制作就不是文化似的。他们的所谓捍卫中华文化,就是捍卫四书五经。
         现在有许多文化因素,其实只存在于许多老人的脑子里了,他们有机会教给下一代吗?没有了,因为下一代统统都在准备考试,上大学。现在有许多东西,只有老人才会。
         有的人会说,市场竞争能够导致最佳配置。这也许正确。但是最佳配置,有可能就是许多文化因素只好进坟墓。一条卖几百种小吃的食品街,有可能就是打不过一个麦当劳。当然,那只好承认街上只有一个麦当劳是最佳配置了。
         因此现代化不仅带来成千上万种动植物的绝种,也可能带来成千上万种中华文化因素的绝种。
         数学2007年07月14日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136.   对货币及央行应当分钱发钱问题的探讨  
    1137.   “开疆拓土”,“打过三八线”  
    1138.   察微知著,透过细节看问题  
    1139.   “明年经济看点”  
    1140.   话说昆明一学校禁止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  
    1141.   主张积极的批评斗争,反对无谓内卷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  
    2.   提出一种不同于 “六选三” 的高考方案  
    3.   搬条板凳慢慢看,以上海浙江为代表的“新高考改革”走向何方、能走多远  
    4.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的高中“选课制”“走班制”,是不得要义、多余和添乱  
    5.   货币福利思想是社会经济思想的新突破  
    6.   当前我国教育,最需要把高烧退下来  
    7.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  
    8.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  
    9.   基础教育不基础,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  
    10.   答“刺嫩芽”网友“(党)在企业就没领导一切,而是靠边站成了摆设和资本家的雇佣”  
    11.   “党是领导一切的” ,表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为之点赞  
    12.   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