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运行机制的设想——与名校捆绑

洣崽

  
         在教育的市场化导向改革中,最令人纠结的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由于这些学校地处偏远,生源少,基础薄弱,它们是无法实现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它们需要特别的倾斜、扶持、帮助。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怎么办?
         能否这样,把它们和现有名优重点中学捆绑,打包一揽子解决。是捆绑,不是简单的初级层面的结对子。名优重点学校不是想要通过谈判获得自主招生、自主收费、自主运作、利润划分、争取市场化的地位吗?好啊,但是政府提出要求,你得跟一所或几所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捆绑,边远学校往往规模小、师生人数很少,即使几所学校加在一起师生人数也不多,重点学校是能够承担的。捆绑到什么程度?捆绑到资源统一调配、教职员工统一安排、工资待遇一致的程度,捆绑成一所学校,原来学校成为统一后的学校的一个校区。就名优重点中学而言,它们曾经获得国家较多的资源和倾斜,现在是它们有所贡献的时候了;重点名校支援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是它们力所能及、专业对口、举手之劳能做到的,它们有觉悟、有能力、也乐于实行;借助这种捆绑,其支持支援会更直接有力和具有实效。同时,这种捆绑是一种机会。边远学校分处各地,有着不同于重点学校的另类资源,是重点中学开展乡土田园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想基地,有助于让重点学校学生走出校园开阔眼界。平心而论,把一个大学毕业生分配于一所边远学校从此在那里教书一辈子,是不合适的,既留不住人、也往往使人封闭孤陋寡闻不利于他的发展;但是,和重点名校捆绑以后问题迎刃而解,重点学校的上百或几百老师,轮流到这样的边远学校工作个一年半载,是没问题的,对于长期呆在城市呆在一个地方的老师而言,换个环境、调养身心,是令人向往的机会,名校老师们得以亲近自然、了解乡村,很有好处。边远学校学生能够在本校直接聆听名校老师的授课,甚至名优重点学校和边远学校的学生互换交流,也是很美的事情。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均衡、教育公平、教师流动的问题。
         这种捆绑是否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我们注意到,当一些不景气国有企业被民营企业兼并,谈判的时候,政府会做出一些要求,比如要求接手的民营企业一揽子接手企业债务、企业员工……等等。看来,在向重点名校发放教育市场入门许可协商谈判的时候,向它们提出相应要求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惯例的。
         重点名校提携了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承担了社会责任,与国家有了清晰的按比例利润划分;教职员工除正常工资外,能够法理鲜明额度清晰地从学校发展中获得分红,焕发出热情和活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时候,就让它们奔向市场,让它们发财、发展去吧。
         6732014052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频繁吃药打针动手术,不如培养内在免疫力  
    2.   我国大概可以养多少条航母  
    3.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4.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5.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6.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更多冷帖————
    398.   对到目前为止的我国教育的批判(三)  
    399.   豆子怎么分?——对分配制度的探讨  
    400.   最推崇的几所成功大学  
    401.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  
    402.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八):构建学徒型实践教育模式,开辟我国职业技能教育新道路  
    403.   高度赞同国家温和通胀的经济策略;真正的货币发行应当如阳光播撒大地  
            其它更多帖————
    1.   察微知著,透过细节看问题  
    2.   “开疆拓土”,“打过三八线”  
    3.   我国中考高考形同一场“社会踩踏”  
    4.   “下级批评上级?你想多了吧?”  
    5.   对货币及央行应当分钱发钱问题的探讨  
    6.   亲有病,心戚伤  
    7.   应当“地方债”清零、并且给地方分钱  
    8.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其实反腐败不难……  
    9.   深入发掘我国“党的领导”政治优势  
    10.   庆祝国庆;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先进和强大的国家  
    11.   强心针式的经济刺激,意义有限  
    12.   央行发行货币,是收益还是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