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国教育向何处去?取法自然!

洣崽

  
          一.取法自然。
         人在母体10个月的生长发育,浓缩了几千万甚至几亿年的生物和人类的生命进化历程。同理,从0岁到20岁左右成年之间,应当浓缩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直到现代文明的历程。我们的教育,应当合乎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浓缩地完整地呈现这一历程,让孩子学习和继承人类文明。较好实现这一过程,则这个孩子精神文化方面就健康茁壮、为他将来人生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帮助每个孩子浓缩立体全面完整地继承人类既往文明、卓有成效地实现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教育的责任和内容。凡是体现及继承人类文明历程较好较全面的,就是较好的教育;对人类文明历程体现和继承得不好、不完整、具有重大欠缺的,就是较差的教育。
         二.浓缩、立体、全面完整地学习继承人类文明。
         学习继承几千上万年的人类文明,只能是浓缩的,因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博大厚重、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但应当是浓缩而完整却不应当是残缺的。人类文明成果有虚有实,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虚实兼顾。人类文明成果,既有虚拟的书面文字的知识理论性的(如各种典籍、资料、理论等等),更有实物习练实践式的(比如生活技巧、生产过程、军事技能、休闲方式、歌舞艺术……等等),两类文明成果都要继承,尤其后者更为可贵。我们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知识理论和实践体验、即虚与实两部分,虚实兼顾、不可偏废,尤其应当恪守“物质第一”        “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哲学智慧,以“实”为主。
         学习继承人类文明应当是立体的。什么是立体?当代知识技术和文化,只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表面;假如把人类的全部文明比喻为桃花潭水深千尺,当代的人类文明只是潭水的肤浅表层而已。学习当代人类文明的最新最前沿成果,当然是应该的;但我们的教育如果仅限于此,则是平面的浅薄的。
         三.教育反思。
         当前的我国教育,过分片面地局限于书本知识即“虚”的部分,实物实践性“实”的部分则基本上被排挤、处于架空或欠缺状态。我国实行着从小学到大学长达近二十年的过长学制,在这漫长学制里又实行全天上课的“全日制”教学,即使是课后、晚上、周末、假期,也基本被作业、被考试压力所侵占。我们的孩子学了许多功课、做了无数题目、经过无数次考试,但毕业走向工作之际,生活自理能力普遍缺失或低下,缺少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感受体验,缺少对美对艺术的感知和感悟,不善运动、体质羸弱,不会劳动、惧怕劳动、好逸恶劳,不辩五谷、不识草木虫鱼鸟兽禽畜,不懂使用常用工具,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懦弱低能……这种教育是不合格、不完整的——缺失了实践,在实践方面大缺失、大残缺、大坍塌。
         不下水,书读万卷也不懂游泳;不去尝试,十年寒窗、苦读“马尾巴的功能”仍然不会骑马;不上手术台亲自操刀,即使攻读十年二十年医学书籍也当不了外科医师;不实实在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掉一身肉脱几层皮,就算苦研武林秘笈和武学理论,也上不了场、当不了真、不中用。很钦佩解放前陶行知先生,他主张幼儿园小朋友种几颗豆子,养几只小鸡;那才是真正教育家真知灼见的教育思想。
         在过去割据混战、欠缺统一整合的年代,还有若干缝隙让人才侥幸成长;今天,社会高度统一,国家政权强势覆盖,将先进教育普遍推行能极大地推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和推进国家民族的进步,但——如果把一种明显残缺的教育推行全国,则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难幸免,会造成全军覆没性的严重伤害。我国解放前出现了为数不多但毕竟还有一些的卓越科学家,而解放后卓越人才的数量反而更不成比例,原因在此吧。
         当前的我国教育,口头表面上也是强调劳动与实践重要性的;但实际中何曾真正贯彻?不但学校里劳动实践教育徒有其名、名存实亡甚至名分都没有了,甚至,孩子们在家里和社会上感受生活、亲近自然、参加劳动、亲历实践的时空,也被繁重作业和繁难激烈高考竞争所挤压。
         有人认为,成年前的学校教育就是应当以知识教育为主;等他们成年、参加工作以后有的是实践的机会。这种观念误大事。知识与实践应该紧密有机科学结合,才能构建和谐有效的教育;先接受知识教育、成年工作后再实践的做法,实际上是将二者割裂。这种做法好比,本来正确的吃饭方式是一口饭一口菜,却强迫你先把饭吃完再吃菜;正确的作息应该是晚上睡觉白天工作,却强求你连续睡几年、然后连续工作几年——这是违背常理、违反科学的。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时机,错过一定年龄,是无法弥补的,铸成终身缺憾。人小时候,学走路、学说话、学游泳、学骑车、学溜冰、学唱歌跳舞、学交往共处……是容易的,而年纪大了就很难学、或再也学不会;小的时候养成劳动能力、劳动习惯是容易的,一旦错过,到了成年,好逸恶劳已经形成,就秉性难移了。
         民族与国家的希望在人才,人才成长的关键在教育;我国当前,片面知识教育过度扩张肿胀、挤压排斥了实践教育的空间,我国教育存在重大的结构缺陷。改革教育,弥补残缺,亟不可待。
         四.对科学合理先进教育的探讨。
         比较理想的教育,不是从小含着金汤匙生活在皇家的深宫大院中,也不是背诵什么唐诗宋词三字经;而是小时候生活成长于山清水秀贴近自然的乡村,在这样的环境中玩泥巴、堆沙子、打水仗、盘泥鳅、挖蚯蚓、摸鱼虾,白天罩蜻蜓、晚上捉萤火虫,听鸟鸣蛙唱、看蚂蚁蜜蜂干活,爬树、下河、游泳、划船、骑牛、骑马、跟小伙伴玩耍打架、唱歌跳舞、……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气息与爱抚。这是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在孩童时期的再现。就幼小孩子的成长而言,应该为他提供平静安宁的环境,不宜让他太早受到现代社会过分芜杂喧嚣信息的狂轰滥炸。成人直面的风浪不应该让幼小孩子太早遭受,以免摧折精神的幼芽。采取措施把幼小孩子与手机、与网络适当隔离,是正确的、必要的。也不宜让孩子太早地尽享现代生活的甘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应当先苦后甜、应当先简朴后繁复,不宜一下子把孩子胃口调的太高、以致后面难以为继、徒生烦恼痛苦。
         逐渐成长,就类似于进入农业文明阶段了。我们的孩子该认识和了解五谷六畜,认识蔬菜水果,尽可能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下地干活,种些蔬菜,学喂鸡鸭,栽花种草,砍柴挑水,酿酒腌菜,磨豆腐,熟悉铁锹犁耙、锄头斧头、铲子锯子、箩筐扁担等农具工具,了解常用工具的用途、制作及使用;习练传统木工、打铁、泥瓦工、针线、编织、手工洗衣、老办法生火做饭、烹饪厨艺、土法纺纱织布、陶艺、能挑会扛,练习拳脚、增长力气……有很多工具、场景已经时过境迁了;但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受到真正的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国家,有必要创设相应的情境和条件,让我们的孩子真切地感受和回味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中吸取有益的文化营养。
         还往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了。我们的孩子该熟悉锤子锥子钳子扳手等常用工具,拆看组装和研究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机关、装置和物件,如闹钟、水龙头、门锁、电灯开关;了解简单机械简单电器常用物品的结构和原理、学会排除简单故障,比如更换电灯泡、自行车骑行和拆装、了解简单电路;懂得电磁原理,拆装电动机、发电机、柴油机等;认识使用并熟练操作日常电子、机械设备。
         再往后,就进入当代社会了。应当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现代社会主要的基本的技能技巧,了解社会运作的流程和规则。学会操作电脑和上网,学会并熟练使用手机,学会开车取得驾照,了解和习练基本和常用的多种场面待人接物的进退举止和礼仪。应该了解和学习一点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唱歌跳舞、溜冰滑雪、钓鱼游泳、打球玩牌之类,培养一两种特长爱好,以陶冶美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排解无聊情绪。再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结合社会经济和市场的需求,造就一两门职业技术专长。
          五.总结、批判和方向。
         综述以上,从0岁到20岁,其主要学习形式应该是生活劳动、感受体验、动手活动等实践性的。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丰富的、广阔的、异彩纷呈的,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才会因教育而受益。
         至于读书。读书是必要的,读书应当如影随形陪伴我们的成长,并伴随我们一生。生活实践之余,读一读书,是很美好的,有助于营造高品质生活和有助于实践的成功;但读书终究是“影子”,不能代替真实的实践,读书应该为人生和实践服务,不应该让读书喧宾夺主成了教育和人生的主角。
         与实践相结合的读书,才读的有用、读的入门、读的趣味横生,才理解透彻,才真有收获和帮助。与实践脱离、为应付考试的读书,读得痛苦无奈、读得无用和被动、读得效率低下、读得艰难晦涩,读得烦闷愤恨不已。当孩子们普遍视学习和读书为痛苦、压力、恶梦、负担与拖累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设计出了问题。
         与“浓缩立体全面完整地学习和继承人类文明过程”相悖的我国当前教育,尽管教育者可能是辛苦的殷勤的善意的真诚的,但这种教育是片面的、错误的、不得要领的。我国当前实行着的“全日制”读书;其实质,就是忽略劳动实践操作性的感受和历程,试图通过单一学知识的方式来轻巧地走捷径地学习和继承人类文明。
         马克思主义是写入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恪守物质第一、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我国当前教育的错误,在于背弃了实践,违背了唯物主义原则,走上了唯心主义歧途;背离了国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停止全日制上课的错误做法,实行半日上课半日活动,缩短和优化学制,改革考试制度,回归自然、回归实践,才能忠实有效地践行国家教育方针,才能宏观完整地学习继承人类文明,我国教育才能走出泥潭、走上正道。                                                                
         67320161202


此帖获赞: 1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71.   知识负担已然过度膨胀片面过分,弥补久已缺失的实践教育短板,是我国教育的紧迫任务  
    172.   过犹不及;中小学艰深化繁难化倾向有害无益、摧残学生  
    173.   “扶贫”,不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策略  
    174.   实行“党的领导”,必须践行基层民主  
    175.   每位公民应当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176.   话说体制内反腐  

            更多新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苏联解体而我国能巍然屹立,是不是文革的红利?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全国性基础性重大平台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  
            更多冷帖————
    199.   论节制资本  
    200.   实事求是分析看待英语,简论我国今后英语教育和考试策略的取向  
    201.   箍桶理论、锥尖理论及其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  
    202.   “养老金支出亮黄灯”是伪命题  
    203.   遵循践行宪法,破解国企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困局  
    204.   共产党内部应当实行较高于普通群众的、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与纪律  
            其它更多帖————
    1.   责任在咱们百姓,希望也在咱们百姓  
    2.   学制不当和教育制度错误是造成我国生育率下降等人口问题的重大和基本原因  
    3.   话说“打江山老功臣”问题:创设荣休和荣退机制  
    4.   “庆幸的是,他站了出来;不够的是,只有他站了出来……”  
    5.   从张宗昌“三不知”到中央和地方债务,正本清源捋金融  
    6.   “你天天群里提货币福利,有意思吗?”  
    7.   提一个高中不选科、高考不分科且尊重学生差异性发展和尊重大学各专业个性化招生要求的高考方案  
    8.   消灭如此这般双重剥削,我们就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9.   “央行印钞,国家发钱”,没有错误  
    10.   应当有话就说,放胆奋斗  
    11.   胡鑫宇案深刻暴露我国当前教育制度高考制度对于青少年的伤害  
    12.   实行货币福利,以社会主义先进性优越性碾压资本主义倒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