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洣崽

  
         在建筑施工的混泥土混合搅拌过程中,水泥、沙子和水的份量,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其中任何一种比例过高或过低,都搅拌不出符合质量的混泥土,进而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寿命和成败。
         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精神营养包括两类:纸面虚拟的书本理论知识和生活劳动的实践历练;前者简言之为“知识”,后者简言之为“实践”。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并且应当以后者为主,二者协调均衡,才能普遍大量地造就优秀的能干的顶用的吃苦耐劳的劳动者,造就理论造诣和实践精神二者兼备的高层次人才,造就健康和谐发展的人。
         当前,学校教育几乎成为国家正式教育的唯一形式,但我国对学校教育的优势与劣势缺乏应有的客观认识。学校长于知识的讲解、传授、普及,因而成为知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实践教育确实不是学校所长。中国几十年学校教育的历史证明,不管人们在学校教育中怎样处心积虑、苦口婆心、费尽心思地提倡实践、强调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学校始终未能有效担负起实践教育的责任,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学校教育和实践如同油与水一样难以默契相溶。
         因而,当前的中国教育,“知识”有余,“实践”不足或几乎缺失。这种明显畸形的教育,怎能担负起培养优秀劳动者和造就高端人才的责任。
         混泥土搅拌过程中,水泥多了就增添沙子和水,水太多了就增加沙子和水泥,直到符合科学的比例。过度膨胀的学校教育应该收缩,以便为实践教育腾挪出必要的时间与空间;斧头是劈柴的,锄头是挖土的,用斧头种地是不合适的,学校不是遂行实践教育的良好场所与方式,有必要创设不同于学校形式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新模式。
         应当站在对未来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的高度,认真审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现在是中国教育弥补实践缺失的时候了。
         6732007041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国家和社会运作之本;从国家到单位、从顶层到基层创建普遍常态且名副其实民主政治生活  
    2.   美国为什么没有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3.   不能把楼盖歪了  
    4.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5.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6.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7.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8.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9.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10.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  
    11.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一)  
    12.   有一个猜想:美国金融制度有问题、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