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洣崽

  
         网上讨论题目是“高校的思政课,学生为啥不爱听?”。        “不仅是思政课”,“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在下面交头接耳,或玩手机、看其他书。”总之,就是“高校的课,学生为啥不爱听?”
         学生高中毕业时,已经饱读了十几年书本,对书本东西已经心生倦意,即使大学理论精妙、口吐莲花,他们也处在过度饱和状态,难以吸纳掌握;如同你刚吃饱午饭,又为你张罗一顿大餐,你也是无法受用的。大学苦口婆心向学生灌输长达4年的书本理论知识,大学生除了无可奈何、除了应付敷衍,还能如何。连续的太长学制,把青少年圈闭在学校围墙内、书本考试里,严重脱离实践,徒然耽搁最可宝贵的青春年华,贻误他们真实本领和实际历练的成长,本身是错误的教育设计。
         马克思唯物主义核心思想是物质第一、实践第一。我国教育事实上无视实践、挤压实践,知识教育过度膨胀扩张,挤占了青少年亲身体验、生活劳动、深入自然、了解社会、从事实践的时间空间,陷入单调片面知识性学习的泥潭;单一片面知识性学习,割去最丰富多彩最生动活泼的实践内容,使我们青少年的学习索然寡味、如同嚼蜡,使学习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愉悦感幸福感和成功感,走上了知识第一即意识第一的唯心主义邪途。再者,如同用餐时吃饭与吃菜相结合,实践教育应当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用餐时是一口饭一口菜,理想的学制也应当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穿插。解决之道:
         一.缩短目前中小学学制、腾挪两年时间在中学毕业后上大学之前穿插学徒式职业技术学习和自我研修期(以初步学习一两门职业技术本领、从事实践和了解社会);
         二.缩短大学学制,一般地,改四年为三年或两年;
         三.发展终身式继续教育,为国民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和福利,即,每工作若干年(比如7年),就带薪休假一年,国家提供学费且无需入门考试地鼓励休假者入大学反复加油充电。
         让学习的任务,被终身分担;让学习的权益和美好,被终身享有。
         673201612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322.   “你天天群里提货币福利,有意思吗?”  
    323.   从张宗昌“三不知”到中央和地方债务,正本清源捋金融  
    324.   “公务员财产公示”可能不是根治贪腐的良方  
    325.   话说“打江山老功臣”问题:创设荣休和荣退机制  
    326.   我国当前货币发行三渠道伪而不实,造成社会和经济的混沌乱象  
    327.   学制不当和教育制度错误是造成我国生育率下降等人口问题的重大和基本原因  

            更多新帖————
    1.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2.   粪土清北  
    3.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4.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5.   说一说“思想统一”  
    6.   分钱发钱补贴生育,“不误农时”  
            更多冷帖————
    1.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2.   粪土清北  
    3.   说一说“思想统一”  
    4.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5.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6.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其它更多帖————
    1.   话说南海  
    2.   国家应当要求并协助普遍地设立地方性部门性单位性小论坛  
    3.   国家应当建立一个的权威的公共随机选取软件系统  
    4.   为给政府部门献计献策设立快速通道  
    5.   说说“几百万”“几千万”人口死亡的问题  
    6.   “义务植树”是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典型案例,绿化需要新思路  
    7.   人口向城市、沿海的过度集中,不是好事;我国城市化应该轻踩刹车  
    8.   议“取消死刑”  
    9.   高考狂热耗损着中华民族的精血,公务员考试又来火上浇油?  
    10.   说一说“桃子烂在树上”“肉烂在锅里”的现象  
    11.   片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重新修正  
    12.   破除迷信,实事求是,让各种方案接受论战交锋的考验洗礼,国家择善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