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洣崽

  
         一
         把孩子交到国家创办的学校里,接受了一二十年的正规教育,我们放心了、以为孩子成人了。
         如果国家创设和规定的这种教育,总体上是合格的、科学的、可取的,那自然谢天谢地;如果这种教育是存在根本缺陷的,那,如同用不过关的、有后遗症的疫苗针,给每个孩子注射,影响、危害是一大片、不可预料啊……
         我国教育总体是健康的、合格的、科学的吗?
         片面强调书本和知识、用考试用功利裹挟强迫推动的我国教育,在生活体验、玩耍锻炼、劳动实践、实际历练方面严重缺失,在教育大蛋糕中,缺损了最大最重要的一大半。
         我国孩子接受的就是这样一种残缺教育;长期接受这种教育,无异于婴儿被长期喂食缺乏蛋白质和缺乏钙质的三聚氰胺奶粉;我国家长、我国教育界的老师,普遍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和危害。
         当我们的孩子,接受了这种完整的“正规教育”、终于毕业了,却徒有一纸文凭,而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没有真正职业技能、缺乏实践历练,甚至生活自理都成问题,基本上一无所能;却被猝然甩进社会的洪流。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造成了孩子们的低能、不幸,却让他们独自承担“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的指责和嘲讽,无助的寒风冷雨中,能不心酸悲愤。几经呛水,许多孩子无奈地退回,当起宅男宅女,开始啃老人生;我国教育,怎么撇得清责任?
         当家长们终于觉悟,费尽心思、花费巨大钱财接受的这种教育,原来是大头奶粉一类的东西——欲哭无泪时,将做何感想。
         二
         学习和实践应该同时进行,互相融合,且应该以实践为主。
         前面所述我国教育强化知识、忽略实践、无视实践的教育乱象之所以普遍发生,是基于这么一种潜在观点,“青少年阶段先学习,成人以后再实践”。
         “青少年阶段先学习,成人以后再实践”,使我国青少年长期埋头于课本知识和考试之中,缺少丰富多彩的游戏和玩耍,欠缺基本而必要的生活体验、劳动实践、实际历练,造成了我国青少年生活的贫乏单调,降低了我国孩子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减少了我国孩子的幸福体验,贻误了他们劳动本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形成;
         有无数热心者强烈要求教育孩子“学做人”;而人的优良品质和习惯的积累及养成,是不能在脱离实际情境、单凭口头说教能实现的。任何一所学校没有不在学生做人方面苦口婆心的,但脱离了实践,这样的说教基本无效。缺失实践,我们的教育无法完成教育孩子“学做人”这一主要和根本的任务。
         等到大学毕业走入社会之后再想弥补,这时惰性已成、为时已晚,我国孩子痛失了青少年阶段实践成长的机会期,比方,早年的时候没学会骑车、游泳……许多本领与技巧,后来就很难学了。我国教育以知识传授为能事,但,当欠缺了生活体验和实践经历的验证支撑,必然加剧孩子们在学习和理解知识时的困难,纵算我国学校教育如此煞费苦心,我国孩子仍然普遍低能又低分;长期应对考试,如同长期绷紧的橡皮筋,久而久之没有发展的持续性和后劲了。
         “先学习,以后再实践”的主张和做法是非常错误、误人子弟的,违背了教育规律。在如此漫长的一二十年时段,实行这一主张,糊涂到愚昧的程度;是对意识与实践内在联系的长期割裂,是对物质第一实践第一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严重违背;我国既已将马克思主义写入宪法,这种违背和这种长期割裂就是违背宪法。脱离了实践,不会有成功的教育。
         三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后果已经十分明显和严重。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部门仍然处在糊涂昏聩不觉悟的状态。
         不只教育部门,我国教师、我国人民、我国学生的家长,仍然多浑然不觉。
         四
         吁请国家根本性改革教育——
         停止对书本知识的过度迷信,回归到物质第一、实践第一的马克思唯物主义教育路线上来,拓展实践教育,开拓教育发展的新空间;        
         停止过度过分的全日制授课,实行中小学半天上课半天活动的新学制;
         优化当前过度拖沓冗长的中小学和大学学制,实行中小学10年学制,挪出两年时间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受一年半载的学徒式职业教育和进行自我研修教育,初步掌握一两门实际技能和本领,了解和接触社会;
          建议国家实行“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限制重考”的高考策略,将过分的高考难度和危害降下来,将高考的负面影响降到微不足道的最低程度,保持高考连续性,继承高考的意义,避免其危害;
         创设人民享有终身教育的条件和平台,把学习的负担压力由集中于成年前的青少年时期,分散、分摊、分担到整个人生。
         6732015121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民营经济,本来就是宏观与微观对立统一共生共赢的关系——答“四两千斤”网友  
    2.   灵活务实多维辩证而不是僵硬教条片面机械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  
    3.   前苏联盛极而衰土崩瓦解的教训和今日美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症结……  
    4.   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国家和社会运作之本;从国家到单位、从顶层到基层创建普遍常态且名副其实民主政治生活  
    5.   美国为什么没有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6.   不能把楼盖歪了  
    7.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8.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9.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10.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11.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12.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