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洣崽

  
         我国教育陷于泥潭,饱受批评。这里又有中科院院士胡海岩的评价“当今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达到上世纪30—40年代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水平”。我国教育,我国大学,压力山大。
         把人才涌现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在大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就如同,把捕获鲸鱼的希望寄托在池塘里,把成长参天之木的希望寄托在花盆子里。人才的成长,不可否认有学校、有大学培养的因素,但主要在于社会实践的造就。把出现人才归因于大学,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早年黄埔军校,走出了国共双方众多的将帅和后来共和国的杰出英才,令人仰慕;其原因是什么?不在其它,黄埔军校每期时间只有短短半年一年甚至只有几个月,但毕业之后立刻投之于统一中国和救国救亡的战场前线,其成功,其实是社会实践的熔炉所造就。西南联大也貌似成就斐然。因为那时国家动荡,国家之大,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为广大师生投身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提供了契机。
         我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将充满活力和希望的青少年,过长时间地圈闭在学校;就好像种子,你本应该及时将其撒向土地,但你却固执地将其长期收纳限制在袋子瓶子里、错过了发芽生长的节气。
         同理,我国的大学,如果真想造就卓越人才,在稍事培养后,应当将青年学子们尽快地投放到国家和世界的大天地里,让他们经风雨、长见识、吸收大千世界的营养。
         脱离实际的抬高、粉饰、夸耀、神圣化,对大学不是好事;大学应该自觉走出光环、走下高坛、丢掉架子、放下包袱、摒弃虚名,抱持自然平和、宁静无为的态度,如土地化育种子,如凉亭接纳过客,无为,然后无不为。
         6732017051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794.   《义务教育法》“不得开除”“不得体罚”条文是错误的  
    795.   质疑新课改教材版本的“多样化”  
    796.   评即将展开的中小学反腐教育活动  
    797.   有资格的没刷子,有刷子的没资格——论资格制的意义与缺陷  
    798.   高考,应当摒弃虚妄造作有害无益复杂化的“能力考查”,回归简易和常识  
    799.   创设“荣誉退出”机制的构想  

            更多新帖————
    1.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2.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3.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4.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5.   粪土清北  
    6.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更多冷帖————
    1.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2.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3.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4.   粪土清北  
    5.   新寓言  
    6.   党的领导胜过政治强人  
            其它更多帖————
    1.   咸不咸淡不淡的“教师节”  
    2.   毛主席的“人民”思想最折服人心  
    3.   我国教育在缘木求鱼,兢兢业业认真地做着假工  
    4.   把我国民主优势做实、做好、发扬光大  
    5.   推荐习书记一篇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一)》  
    6.   推荐习书记一篇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二)》  
    7.   推荐习书记一篇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三)》  
    8.   核污排海,日美躺烂;提一个中国谨慎担当的不成熟建议  
    9.   釜底抽薪解决贪腐问题的根本策略  
    10.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之类,是隔靴挠痒、敲边鼓  
    11.   与其无效地过分强调防止溺亡,不如强化生育鼓励生育  
    12.   对《学习时报》批驳“发钱”的反批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