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洣崽

  
         我国教育陷于泥潭,饱受批评。这里又有中科院院士胡海岩的评价“当今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达到上世纪30—40年代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水平”。我国教育,我国大学,压力山大。
         把人才涌现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在大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就如同,把捕获鲸鱼的希望寄托在池塘里,把成长参天之木的希望寄托在花盆子里。人才的成长,不可否认有学校、有大学培养的因素,但主要在于社会实践的造就。把出现人才归因于大学,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早年黄埔军校,走出了国共双方众多的将帅和后来共和国的杰出英才,令人仰慕;其原因是什么?不在其它,黄埔军校每期时间只有短短半年一年甚至只有几个月,但毕业之后立刻投之于统一中国和救国救亡的战场前线,其成功,其实是社会实践的熔炉所造就。西南联大也貌似成就斐然。因为那时国家动荡,国家之大,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为广大师生投身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提供了契机。
         我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将充满活力和希望的青少年,过长时间地圈闭在学校;就好像种子,你本应该及时将其撒向土地,但你却固执地将其长期收纳限制在袋子瓶子里、错过了发芽生长的节气。
         同理,我国的大学,如果真想造就卓越人才,在稍事培养后,应当将青年学子们尽快地投放到国家和世界的大天地里,让他们经风雨、长见识、吸收大千世界的营养。
         脱离实际的抬高、粉饰、夸耀、神圣化,对大学不是好事;大学应该自觉走出光环、走下高坛、丢掉架子、放下包袱、摒弃虚名,抱持自然平和、宁静无为的态度,如土地化育种子,如凉亭接纳过客,无为,然后无不为。
         6732017051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513.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二)  
    514.   采用英文符号编程并没有改变英语先天不足根本性危机  
    515.   教师节向全国教师敬言——  
    516.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三)  
    517.   对外“一带一路”,对内“货币福利”  
    518.   高考改革的另类思路  

            更多新帖————
    1.   盛赞九三阅兵  
    2.   话说领袖  
    3.   杜撰文革期间受苦受难经历的文学陋习和俗套应当摒弃  
    4.   对财政部发布的地方债问题的述评  
    5.   以“举报母亲致其被枪决”作为论据否定文革很牵强  
    6.   研读我国“四大班子”政治结构  
            更多冷帖————
    1.   盛赞九三阅兵  
    2.   话说领袖  
    3.   杜撰文革期间受苦受难经历的文学陋习和俗套应当摒弃  
    4.   对财政部发布的地方债问题的述评  
    5.   以“举报母亲致其被枪决”作为论据否定文革很牵强  
    6.   研读我国“四大班子”政治结构  
            其它更多帖————
    1.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2.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  
    3.   教育和高考问题已经上升为制约我国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主要矛盾  
    4.   取来错误的酵母,酿不出合格的酒——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堪忧  
    5.   “新高考”闪着诡异的光…  
    6.   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  
    7.   将中小学小升初和初升高毕业考试的“择优”改为“选差”  
    8.   “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限制重考”的高考策略  
    9.   转载——谈谈教育问题(毛泽东关于改革教育的一次重要讲话)(二)  
    10.   转载——谈谈教育问题(毛泽东关于改革教育的一次重要讲话)(一)  
    11.   转载人民网“数学”网友奇文——现行高考制度导致“浪费时间”和“人才多样化不够”  
    12.   转载人民网“数学”网友奇文——打造民族的战斗性是决定民族未来的生死存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