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洣崽

  
         有报道:“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赞扬教育部重视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初衷;但反对这个两类高考模式的方案。
         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人为划分是有害的,学术型人才同样需要技术技能方面的一技之长才能安身立命,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学术理论的指导才能精益求精更上台阶,将两者割裂是不可取的。
         技能型与学术型人才是成年工作后不同倾向发展而形成;国家对未成年阶段的学生骤然实施分流分化是乱来的、错误的,高校招生的“技能型”和“学术型”的分开,相当于迫使青少年在初中毕业入高中之时就强行分化;中学阶段的过早强行分化,违逆了人们对高端领导地位的向往心理、打碎人们内心攀登社会顶端的一丝希望,人为地导致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积累不足、又造成学术型人才的脱离实践。我们将收获又酸又涩、半生不熟、明显残缺、歪瓜裂枣式的果实,而不是既有丰富实践历练又有深厚学术理论素养的丰满型人才。
         由于历史的成见、各种其它原因和不当教育政策的误导,社会上客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歧视性观念。要消减这一偏见,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有意识地模糊两个群体的边界,而不是将其割裂、差别明显化。
         分类的做法,一者固化了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歧视,二者无助于普通学术型大学生增强实践历练、弥补缺陷、掌握谋生吃饭的一技之长,三者将把应试教育的病毒引向职业教育、导致职业技能教育的繁琐化形式化应试化和走上歧路。
         当前基本事实是,职业院校想要招生,面临的是他们愿意不愿意来、而不是你想不想招的问题。如果他们打破头要挤进你这里来,你尽可以考试、设门槛;你现在打广告、做宣传、作许诺、给优惠、发补贴,他们还爱来不来,你考什么考,自娱自乐吧?真要举行考试,还不是走个形式,多此一举?
         技能型高考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技能是在成年以后或接近成年的时候才造就的,对于初高中生,何谈“职业技能”?更何谈对其“职业技能”进行考试?另外,职业技能应该在实践中显现出来,却不是通过常规考试能论个高低的。以文字的纸笔的虚拟的方式考试职业技能,考不出真水平真能力、而只会流于形式走过场;而要组织真实场景的考试,考试条件、考试时间、考试成本是无法估量的。比如,烹调专业要招生,你想招收有一定操作基础、刀工比较熟练的考生,你怎么高考?标准是什么?怎么操作?职业技能的种类有几百几千甚至更多,你怎么实施?
         要走出迷信考试的思想误区。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考试,也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考试。考试已经够多的了;我国孩子已经被考试折腾得够衰了。现有的高考尚且纠缠不清、不堪其扰、难言成功,又要在职业教育这一块推出“技能型高考”再添乱吗?教育高层清静无为,孩子们才能健康舒展地成长。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祭出你的“考试法宝”;你减少干扰,孩子们会发展得很好,他们会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很长时间以来,我国教育的失误在,把青少年引入单纯知识学习的歧途,与动手体验、与社会实际、与劳动实践、与生产生活、与职业技能相脱离。为此战略,应该有正确的具体战术;而“两种高考模式”不是正确的选项。代之,提出如下建议——
         压缩和优化学制,实行小学中学10年制义务教育,小学5年,初高中一体化共5年,并且,中小学实行半天上课半天活动的学制,为中小学生锻炼、玩耍、游戏、阅读、文艺、实验、劳动等各种实践活动预留时间空间。6岁左右入小学,16岁左右中学毕业参加高考。与现在相比腾出两年时间;
         规定高考后不能直接上大学;要求每个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必须先接受一两年的学徒式职业教育,学一两门技术本领和自我研修自主发展;
         国家调查统计全国范围各行各业能工巧匠领军人物,遴选出1000万左右技能高超、品质清白、信用可靠、有收徒意愿的师傅,并将信息网上发布、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双向选择自愿组合师徒结对,国家以经济手段给师徒双方以补贴、予以推进。
         之后才上大学。
         至于大学,还是仍以学术型的为好;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大学的强项,而是它天生的短腿和软肋。就实事求是、尊重它的实际,不强其所难,不要搞什么“600所高校转型职业教育”的创举了,放过它们吧,让其扬长避短、安生从事知识理论学术科研之类的好了。
         如果每个人都接受了中小学教育、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选择接受了一两年学徒式职业技能教育、每个人都顺畅地接受了大学教育,那么,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歧视就没有了土壤。
         当我国孩子既具备了基本的学术理论性知识,又掌握了真刀实枪的实际技能,我国教育就成功了。
         6732014032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对货币发行、中美金融政策得失和我国省市地方债务问题的述评  
    2.   金融是破解当下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繁难问题的钥匙——货币发行和回笼探幽  
    3.   香港乱象,坏事可以变好事  
    4.   当此特殊时期,建议香港紧急出台法规,禁止公众活动场合的戴口罩面具等遮挡身份行为  
    5.   教育领域是否应该、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践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  
    6.   畸形房地产和畸形外贸,根源在于不懂得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7.   对高考应该清火消肿、而不是推高助涨;创设灵活可调节“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高校录取方式的高考改革建议——  
    8.   “掐尖”不正当竞争,不应推高助涨、应当严正遏止  
    9.   建设各级各单位一年两次制度化民主政治生活的建议  
    10.   建议教育和高考改革——有困难,找群众……  
    11.   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解析“货币、货币发行和货币福利,货币发行控制权和公有制”  
    12.   建设普遍、常态和名副其实的民主政治生活,让崇高的初心恪守于正确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