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洣崽

  
         一.学历文凭迷信的由来。
         文革后,人们痛心于国家科技文化的落后,形成了对文化知识对科学技术的强烈崇仰。在国家的政策层面,顺乎自然地逐渐形成对学历文凭的推崇和要求。
         应当说,在开始阶段,这种推崇和要求对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文化水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时间推移,这种推崇从对学历文凭代表的知识与科学的正常崇尚,步步加深地演变扭曲为对高学历的迷信和招工用人时对文凭的苛刻要求。引发全社会对高学历的追逐,国家教育逐渐陷入应试的泥潭,民族智慧误入形式主义歧途,令亿万青少年和成人的宝贵时间与精力耗费于学历追逐的无聊竞争中。先前的良好愿望时至今日演变成舍本逐末、劳民伤财、弄虚作假、虚伪作弊、形式主义、误国误民的疯狂。
         二.危害。
         危害教育。在国家主导的对高学历追逐的大气候下,在激烈功利竞争的强大磁场下,教育偏离了正常方向。学习中,学生不能凝神静气淡定地关注和选择他们需要的能带来真收获真感受具有真价值而未必带来考试分数的领域,却不得不去记忆和学习并不感兴趣、在人生实际中也派不上用场、却能在选拔性升学考试中带来分数的垃圾知识;学生的身心不是得到发展,而是普遍被严重局限甚至损伤。为获取一纸文凭、为对付无数次考试,虚耗了大好青春、宝贵时间,浪费了巨量教育资源;许多艰辛拼搏与奋斗,其实只是群体的内耗和形式主义的无效劳动。中国教育因之大打折扣。
         损害诚信。在对高学历的追逐中,人们关注“考上考不上”“毕业不毕业”“有没有文凭”,至于真才实学,反使人无暇顾及。在这种形势下,考试作弊、招生作假、假分数、假文凭、假学历、假档案……种种作假泛滥于世,极大损害社会诚信,久而久之损坏民族精神。
         无助于人才选拔。我国当前高学历高文凭者,无非是今日教育下的善于考试者,其知识结构很大程度局限于虚拟知识书本理论,与真才实学、实践历练很少相关。学历考试所认可的“人才”,未必就是具体的某行某业真正所需的人才。学历要求不利于社会底层优秀子弟脱颖而出,通过各种手段权贵子弟反而轻易能获得更高的学历与文凭。
         无助于公平公正用人。用人中的公平公正,只能通过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发展和前途的自主负责来实现,通过岗位竞争的公开透明和程序公正来实现,通过实践场上的真实表现和公平竞争来实现;把学历当用人标准,相当于以影子代替人的身高,严重失真,每每漏失真正有真才实学但学历不占优势的人。无数的事例证明,高文凭高学历者不一定高能力,低文凭低学历而有能力者的屡见不鲜,最需要的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三.学历文凭迷信的思想根源和矫正。
         “学历至上”“文凭至上”本质上违背了“实践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原则,而走上了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唯心主义歧途。国家在选人用人、在人才评价上,应当回归和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回到“实践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上来。
         老子《道德经》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的思想,不刻意追逐,反倒能在喧嚣炽热的争竞中,拓展出清静自然的局面来。同样,我政府在教育中,也应当采取自自然然、清正无为的宽和政策。刻意而为的学历要求严重扭曲了中国教育;教育要回归常态、回归本原、回归自然平和。
         对学历文凭的苛刻要求,无助于人们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的提高、更不利于真实实践本领的习得,反成扰民误民之举。每个人天然地会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只要宏观环境没有严重的阻碍,每个人天然地会寻求自己的发展。无需国家多此一举地以苛刻学历文凭驱赶与苛求。
         四.停止误导,摒弃迷信。
         歧视与迷信如影随形,有学历迷信必有学历歧视。国家应当明令禁止一切学历歧视与学历迷信。应当明确规定:凡是合格完成义务教育、且通过公平公开的岗位竞争能胜任岗位要求的,禁止用人单位以高学历相苛求。
         大学应当成为国家公民修养身心的栖息地、吸收新知的加油站、沟通交往思想激荡的平台、终身教育的场所。宽松无为的大学教育环境,才能化育特异卓越的人才和新奇高远的思想。大学不应退化为捞取资格的“文凭批发中心”。
         政府应当站在时代前列、做出表率引领社会,国家公务员岗位和国家控制的企事业单位应当率先停止对高学历的迷信和苛刻要求,代之以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监督严明、实践场上见高低的选人用人体制,使社会底层百姓有同样平等的机会在政府背景单位中谋求就业;再次,政府应当引导、要求和监督社会上各用人单位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用人制度。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苛刻要求和由此造成的对社会的误导;学历文凭迷信浪费极大、损害极大、消极后果严重,到摒弃的时候了。        
         6732006040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更多冷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高考中考建议——创建题库、题库公开、微调细节、随机抽题、适当更新、重复使用  
    2.   讳莫如深、耻言社会主义的时代即将过去,社会主义将如初升太阳辉映天地  
    3.   我国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4.   把生产过剩演变为焦虑、担忧、贫困、压力山大和经济危机,人类应该被自己的尿憋死  
    5.   新大陆已经浮现于天际——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茫然和质疑可以抛弃了  
    6.   撒下一颗籽、收获千粒粮;货币发行,与之相似  
    7.   说一个淡化慢化钝化股市的谬想——  
    8.   房地产高烧病理分析及诊断——  
    9.   节制资本、实行货币福利,香港可以成为探索社会新制度的试验高地  
    10.   贯彻“港人治港”不应消极僵硬而应积极作为  
    11.   中国的核聚变爆发式发展时代——就要到来  
    12.   组织化的群众才有监督力量,建议创建各级各单位微信群和一年两次式民主生活会这样的交流参与平台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