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政治庸俗化、政治投机和不讲政治三者并存

洣崽

  
         有一种对我国教育的批评,认为我国教育过度强调政治,“政治第一,一切为政治服务”。这个批评很不准确;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政治庸俗化、政治投机和不讲政治三者并存。
         政治庸俗化,如,不具体务实地培养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和日常行为举止规范及习惯、却热衷于空洞地灌输抽象概念;在教育系统中以狭隘人事的政治投机代替真正的讲政治。在喧嚣的政治庸俗化和政治投机下,我国教育领域事实上呈现严重的不讲政治的状况。
         最高层面真正的讲政治,应当贯彻宪法精神、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指导思想是写入宪法、应当遵循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第一实践第一;而我们的教育公然实行知识第一考试第一,实行全日制授课和超量作业与严重考试负担;知识教育应试教育完全挤兑了教育中劳动实践的存在,我国教育界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国家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见《宪法》“总纲 第十五条”。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国家应该提供教育经费,应当把经费打入到每一个学生的专用教育账号,入学时冲抵学费,以尊重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的选择权,以尊重学校主体性、以激发学校自主办学的活力和积极性;但教育领域长期固守老旧的计划经济投入体制,垄断教育投入,造成严重跑冒滴漏、预留贪腐端口,极大损害了人民福利、降低了我国教育实效、造成了教育体系的紊乱。事实上,我国教育部门无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严重违背宪法。
         我国教育领域违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违背宪法,这才是最严重的不讲政治和政治迷失。教育领域出现如此严重的政治错误,领导者也有失察和欠指导的责任。迷失和错误属于过去;重点在构建将来。
         6732017033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2.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3.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4.   就这些方面,严正批评国家和当局  
    5.   “美团、哈罗单车在郑州暂停运营”  
    6.   提一个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直接发给百姓的设想  
            更多冷帖————
    1.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2.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3.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4.   提一个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直接发给百姓的设想  
    5.   就这些方面,严正批评国家和当局  
    6.   “美团、哈罗单车在郑州暂停运营”  
            其它更多帖————
    1.   关键在国内、诀窍在国内,把国内事情做好了,周边国家如百川归海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伟大而成功的创造,公有制和国企需要珍惜、需要维护、需要与时俱进的改良和升级  
    3.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4.   中美摩擦实质粗探  
    5.   胡鞍钢的“中国综合国力超过美国”没什么错  
    6.   “全国25个省财政巨额亏空”是瞎操心的伪命题  
    7.   以“游学、自我研修和学徒式职业技能学习”为核心,创设实践教育机制,纳入国民学制教育中  
    8.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不绝对排斥和冲突,而是优势互补;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新的条件下合理地发挥更大作用  
    9.   央妈放水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投错方向  
    10.   珍惜历史遗产、把握时代机遇,台湾政党的发展前途在大陆  
    11.   为什么对遮挡车牌处理那么重?防微杜渐是各种纠错方式中成本最低的  
    12.   对“新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改革——